1997的夏天,我離開台北整整一年的暑假,終於有機會回到故鄉,那個夏天我每晚都在朋友的小酒館裡渡過,酒館打洋就和bartender去錢櫃續攤,當然bartender後來成為我重要的朋友之一。那個暑假我聽的是First Band On The Moon
八月份我回溫哥華之後,馬上就去了洛杉磯。
這張生命中最重要的CD,就是在洛杉磯Pasadena的Opus唱片行買的。印象中Opus唱片行好像在2001年左右就關掉了,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呢。
這是我第一次聽到Stan Getz,從此就只有Stan Getz。
睡覺也聽,開車也聽,趕作品也聽,狂聽,怕把CD聽壞,燒起來聽,逼後來認識的每一個男友通通都聽。當然100%親愛的老公也被逼著聽Stan Getz睡覺。
結婚的時候,我覺得我夢寐以求的這刻終於到來:我可以在自己的婚禮上放Getz了!(婚禮上的音樂似乎比婚紗照更重要呀,當時是這樣想的。)
所以我燒了三大張的Gatz,穿插了一些其它的jazz和蕭邦,宴會前和結束後則是Cafe Del Mar和The World Is Echoed。我很認真呦,當飯店一直沒幫我換片,或是音量亂七八糟時,新娘子的我都急著想去跟服務人員講,不過好像大家忙著吃,也沒什麼人在聽吧...
大概是1992年的時候吧,村上春樹忽然在台灣的某些角落冒了出來。平常聽velvet underground的朋友互相奔走,這本【遇見100%的女孩】很好看呦!這麼口耳相傳著。
看完了發條鳥年代記之後,我有好一陣子沒有看村上的書,似乎有種"那樣的青春已經太多了"的逞強心情。直到有一天,大概是2001年吧,我認識了一個年紀很小的男生,才21歲,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小留學生。我告訴他,你應該要看看村上的書了(我心裡或許是說:你不看村上是無法理解我的青春的)。所以我翻出入門的【聽風的歌】和【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】借他。我不知道他到底看出個所以然沒,但我倒是在重翻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大事:
1963/1982年的伊帕內瑪姑娘
"每次我一聽這首曲子,就會想起高中學校的走廊。暗暗的,有點潮濕的高中的走廊。"
村上這麼寫著。
陽光底下的伊帕內瑪姑娘,是怎麼也和陰暗潮濕的高中走廊扯不上關係吧,但事實就是這樣了。
所以當19歲的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,我不知道伊帕內瑪在哪裡,不知道Stan Gatz是誰,也就忽略了村上的高中走廊,雖然我的高中走廊也是一般陰暗潮濕,還流傳著學號直繡的日據時代學姐鬼故事。
那樣時代的我像每個青春少女一樣,感受著四月的春光底,遇上100%女孩那樣淺淺的悲傷,雖然那時的我尚未遇到100%的男孩。
1963的伊帕內瑪姑娘,1982的村上春樹,1992的我。2007的我。村上在文末說道,伊帕內瑪姑娘會繼續走在灼熱的沙灘上,直到唱片磨平為止。當時他怎麼也想不到ipod不斷變大,伊帕內瑪可以從cd到硬碟、再從硬碟走到ipod,cd壞了,硬碟裡還有,硬碟不見了,再從ipod找回來,伊帕內瑪姑娘走得好累。
這中間發生了多少事。
就在剛才,我翻了電腦裡以前寫的東西,找到一篇2003年6月爵士音樂季寫的小東西。那是一篇感謝好朋友陪我去聽音樂的故事。
村上式的 moody 語氣,我也不再排斥了,就像重新接受可愛的粉紅色一樣。那是心裡面很真實的甜美部份,只不過青春想掩飾它們。
村上有兩本比較不moody的書,一直是我的最愛:爵士群像和村上春樹的音樂圖鑑。
伊帕內瑪的姑娘,永遠的十八歲。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那伊帕內瑪咖啡店。
7 comments:
挖賽.這麼感人的物品故事.
看完了除了眼眶濕潤(認真)之外.也很擔心被ppolis的創辦人nchild看到.因為他做ppolis的原因,倒不僅只是要像一般物品網站分享收藏品.而是要使用者分享每件物品背後所代表的故事.這篇故事真是超經典.但還是不要給他知道好了.不然就會
"ㄟ,老羅,我有一個關於物品日記的擴充..."
(刮牛人馬上帶起耳機..)
哈哈哈...感人是有誇張了...我很喜歡ppolis的操作方式,雖然剛開始有點不習慣,可是發現邏輯之後就覺得很讚..你們真的很厲害呀!
唉,可惜你也是用Blogger,無法支援trackback,否則就可以在ppolis的物品頁面串連你的大作了。
物品就是要有這樣的故事才有生命啊!否則只是冰冷的物體而已!
都是blogger不好啦...不過其實我也只是自己寫自己記著..難登大雅之堂..你是政大廣告嗎?我也是政大耶~95年畢業~以你說的松山高中推算,我可能是大你一屆吧。ppolis很棒呢,我一直在跟朋友推薦..腦袋真是好!
學姐你這麼說就太客氣了~
我也來亂認學姐... XD (我是資管的)
文章裡面用的圖還是可以用ppolis "blog this"
省得還要自己傳一下
看了一下..
一二三四五六七...
那個blog是我們比較可以去的 :P
哇...
我真是老人了...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