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 26, 2007

[tea] Black Tea - 花蓮蜜香紅茶


轉貼自華夏經緯,原載於【2007/07/05 聯合報】



舞鶴制茶高手得獎無數,圖左起是:富源茶莊葉步銧、清風茶園謝文振、長聖榮園代表黃達彰、名鶴茶園吳美玉、農業局長杜麗華、瑞穗農會總幹事魏清河、東升茶行粘阿端、吉林茶園彭成國、嘉茗茶園高肇昫、好茶園劉福春等人。陳信利/攝影
炎炎夏日,何處找茶趣?花蓮縣瑞穗鄉舞鶴茶區,利用不施農藥的烏龍品係茶葉,任由茶小綠蟬吮吸後製作“蜜香紅茶”,散發出淡淡蜜香、桂花香,意外創造了夏天消暑冷飲。

生態復蘇的茶園、特殊的制茶方法,值得遊客親自觀察體驗。如果時間允許,還可到花蓮市新動的星光大道,吹吹海風,聆聽浪漫音樂,享受花蓮多元的夏季饗宴。

天時地利 意外不意外

蜜香紅茶的誕生,說是意外,其實有跡可尋。北回歸線穿過瑞穗舞鶴茶區,夏季高溫多濕,茶小綠葉蟬“危害”最嚴重,產量少,茶菁外觀也不美,無法揉出烏龍茶所要求的半球形狀。因此,舞鶴茶也和台灣其他茶區一樣,以冬春茶為主力,夏季時間,茶農跟著放暑假。
花蓮縣政府3年多前推動“無毒農業”,農業局長杜麗華以布道家精神到處向各產業農民遊說,不要使用化學農藥,保障消費者健康、土地永續經營,茶農當然也是鎖定的目標。

蟲蟲危機 變紅茶生機

東升茶行粘阿端說,有機茶沒農藥,對人體好,是件功德;但茶蟲啃蝕嚴重,無法采收做烏龍茶,一度讓她左右為難。嘉茗茶園高肇昫也支援無毒農業,心想茶葉都被啃了,乾脆也學西部做東方美人茶,但卻無法創造在地特色,難以和進口茶相抗衡。
高肇昫說,根據分析統計,綠、青、白、黃、紅、黑茶6大系中,以紅茶的消費群佔7成5最多,於是和粘阿端研究,決定打破傳統,以大葉烏龍為原料,予以全酦酵製作紅茶,茶湯香檳色,茶味散發蜜味,偶有桂花香,首批4分地才做30斤(傳統烏龍可做200斤),但半個月就銷售一空,令他們信心大增。
歷經兩三年的努力,由於茶園沒有施灑農藥,生態漸平衡,除了茶小綠葉蟬外,還隨處可見各種瓢蟲、蟋蟀、螽蟴、螳螂、金龜子等小蟲,產量也日趨穩定。

紅茶參賽 世界第一等

高肇昫製作蜜香紅茶日益純熟,去年參加“天下名茶”大賽,共有來自15個國家784件茶品參賽的制茶達人參賽。高肇昫以他一手研發的蜜香紅茶參賽,勇奪冠軍,摘下“世界第一等”殊榮。這在地方意義非凡,不只帶動瑞穗的紅茶產業,也樹立在地特色、在地品牌。
農委會今年舉辦全臺十大經典農村,瑞穗鄉舞鶴村和光復鄉馬太鞍榮登金榜;今年首屆全臺十大經典茶園,100家茶廠參加,舞鶴的富源茶莊葉步銧以紅茶係“紅玉”榮登十大經典名茶,更使得紅茶身價水漲船高。
茶產業連兩年登上高峰,輔導的花蓮縣政府與有榮焉,縣長謝深山都親自前往頒獎,讓農民備感溫馨。

無毒產茶 經得起檢驗
蜜香茶栽培完全不施農藥,部分農戶加入無毒農業陣容,茶葉上市前都經過嚴格檢驗。無毒農業小組接受農戶申請茶葉檢驗,隨即派專員前往採樣送驗,採樣完後同步在農戶見證下以封條蓋上“茶封”及無毒農業logo章貼封。
茶葉檢驗結果一切正常,再由無毒小組與農戶會同,將原本茶封的茶葉現場分(包)裝、分罐完後,再貼上有流水號防偽無毒農業標章,這過程不假他人,全由無毒小組進行,禁得起消費者檢驗。
瑞穗農會總幹事魏清河表示,受到進口茶影響,全臺茶業一片低迷,如何在艱困的產業環境中為台灣在地茶業尋找新契機,成為各地農政單位與農民努力的課題。

【2007/07/05 聯合報】

pinktealeaf: 因為老公是花蓮人,我們年初回溫哥華時老公的阿姨送了我們一包,真是超好喝的呦~以後aura fosa也會賣這個蜜香紅茶呢。

0 comments: